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法规 » 正文
 

全国首个地方性医疗纠纷处理法规出台

2015-08-29 11:37

来源: 编辑:M
 
《江西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近日经江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江西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近日经江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据悉,这是全国出台的首个地方性医疗纠纷处理法规。

  “近年来医疗纠纷呈多发上升趋势,仅2013年我省就发生医疗纠纷案件4681件,其中扰乱医疗秩序的案件1392件。虽然我省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但医疗纠纷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为此,制定一部专门的地方性法规规范医疗纠纷的预防与处理工作非常有必要。”江西省人大法工委相关负责人认为,此次出台的《条例》将江西在实践中积累的好做法、好经验上升为地方性法规,为进一步提升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置工作水平提供了法制保障。

  医调纳入综治考评不收任何费用

  《条例》规定,县级以上社会治理综合治理机构应当根据本地实际,指导、协调设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并将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工作纳入社会治理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考评范围实施考评。

  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医疗纠纷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医患双方索取财物,调解工作经费和人民调解员工作补贴由财政予以保障。

  患者家属有权复印病历资料

  《条例》规定,患者、患者近亲属或代理人,有权复印或者复制患者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中的体温单、医嘱单、住院志等资料。病历尚未完成的,可对已完成的病历先行复印或者复制,在医务人员按照规定完成病历后,再对新完成部分进行复印或者复制。

  发生医疗纠纷后,病历资料应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封存的病历资料为复印件或者复制件,由医患双方各保管一份。

  医院须设统一投诉窗口和接待场所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纠纷处理制度,配备负责处理医疗纠纷的部门或者配备医疗纠纷处理工作人员,且应当建立健全医患沟通机制,设置统一投诉窗口和接待场所,配备专(兼)职人员,在显著位置公布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程序以及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相关机构的职责、地址和联系方式,方便患者及其近亲属投诉或者咨询。

  医疗机构有未建立医患沟通制度、瞒报、谎报、缓报医疗纠纷等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处分,并责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索赔2万元以上可申请调解

  在医疗纠纷调解处理方面,《条例》提出,医疗纠纷发生后,医患双方可以自行协商解决,医疗纠纷赔付金额2万元以上的,医疗机构应告知患方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医调委应当自受理调解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调解终结。

  对索赔金额2万元至10万元,且医患双方对医疗责任存在争议的医疗纠纷,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应进行专家咨询,专家出具的书面咨询意见应当明确医患双方的责任。

  对索赔金额2万至10万元且医患双方对医疗责任存在争议的医疗纠纷,医调会应当进行专家咨询,专家出具的书面咨询意见应当明确医患双方的责任。

  鼓励开发医疗责任保险产品

  《规定》指出,鼓励医疗责任保险承保机构开发多样化的医疗责任保险产品。

  医疗责任保险的承保机构应当遵循保本微利原则,依据精算规则,科学确定保险费率,并根据医疗机构规模、不同临床专业的风险大小、以往年度医疗纠纷赔付情况,与医疗机构共同协商浮动费率。

  医疗机构不得因参加医疗责任保险而提高现有收费标准或者变相增加患者负担。

  医闹行为或将追究刑事责任

  《条例》规定,患者及其近亲属和其他相关人员不得聚众占据医疗机构的诊疗、办公场所,不得在医疗机构内拉条幅、设灵堂、焚香烧纸、摆花圈,不得有侮辱、威胁、恐吓、伤害医务人员等行为。

  公安机关接警后,应立即组织警力赶赴现场,对在医疗机构停尸、闹丧,经劝阻无效的,依法予以处置;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站长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