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药监 » 曝光 » 正文
 

上海福喜7次被查,为何都安然过关

2015-08-29 16:17

来源: 编辑:M
 
这至少引出两个问题:一是,上海福喜是一个重要食品原料供货商,为何三年只被检查了7次?二是,这7次检查中,监管人员是否尽责,有没有走过场?
 

      这至少引出两个问题:一是,上海福喜是一个重要食品原料供货商,为何三年只被检查了7次?二是,这7次检查中,监管人员是否尽责,有没有走过场?

 

  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质量经理等5名涉案人员,因涉嫌用过期原料生产加工食品,已经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上海食药监局表示,此案目前已经进入处罚阶段,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程序都已经启动。人民网的报道质疑,过去三年,上海市质监和食药监部门在针对福喜的7次检查为什么没有发现问题,其中是否存在履职不当?

 

  在福喜食品安全事件中,福喜公司和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一时间成为千夫所指。对于此类恶劣事件,处罚涉事企业以及相关责任人,依法启动刑事追责,当然是必须的。不过,监管部门不能只是“理直气壮”地把矛头指向肇事者,其自身是否存在失职渎职,也需要对社会有个交代。

 

  每一起食品安全事件背后,都有失守的监管。上海福喜胆敢疯狂“作案”,说明在其眼中,当地食品监管毫无威慑力。如果真如媒体所称,上海福喜7次被查都安然过关,这至少引出两个问题:一是,上海福喜是一个重要食品原料供货商,为何三年只被检查了7次?二是,这7次检查中,监管人员是否尽责,有没有走过场?

 

 

现在监管部门对于涉事企业棍棒齐下,但这样事后补课,力度就算再大,也不能将功赎罪。某种意义上说,麦当劳、肯德基这些备受指责的采购端企业,也是食品监管失守的受害者。因为这些洋快餐企业当初在选择原料供货商时,都要求供货商具备相关资质。这些“资质”,恰恰就是政府监管部门颁发给企业的,包括食品QS认证,“食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认定等等。然而它们却没想到,所谓政府认可的“资质”,原来如此不堪一击。

 

  无论如何,福喜事件背后的监管责任,都不能回避。这样的责任,不仅要指向上海食药监部门,由于食品药品统一监管去年才开始推行,在此之前,质监等其他部门对于上海福喜同样承担监管责任。所以,绝不能因为部门职能调整,而放弃对过去监管责任的追究。

 

  记得2011年上海“染色”馒头事件发生后,上海食安办负责人在第一时间道歉,并表示对各相关职能部门将“坚决不护短”,此后,当地组成联合调查组介入,多名政府责任人受到记过、撤职处分。如今的福喜食品安全事件,比起当时的染色馒头,危害要严重得多,波及面也更大。但遗憾的是,至今未见上海相关部门站出来道歉,并承诺追究责任部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依法依纪追究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中责任人的失职渎职等责任。”而对于福喜这样的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法》也有相应的问责规定。上海有关方面能否严格执行这些规定,查处食品监管失职渎职,人们拭目以待。

 

 
 
 

站长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