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计生护理 » 正文
 

心医国际:医院如何“无边界”

2015-08-28 19:53

来源: 编辑:candy
 
未来,心医国际的想象空间则在于,通过远程医疗和网络医院服务获得的海量医疗数据,并以此开展医疗大数据相关业务。他们能成功吗?
 

过去五年,心医国际董事长王兴维的工作多是围绕整合展开:整合产品、整合团队、整合医疗资源。五年后的今天,心医国际的业务版图也日渐清晰。

“我们希望打造一个无边界医院,与遍布全国的上万家医院达成合作,他们的建筑、设备,就是我们的建筑、设备,为有医疗需求的人群提供服务。充分整合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医疗资源,把患者和医生连接在一起,未来可以做很多事情。”心医国际董事长王兴维说。

王兴维希望,心医国际能以传统信息化板块为基础,通过加强远程医疗网络的布局,快速建立起以互联网板块为核心的全新商业模式。其运营思路是,通过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进入医疗机构“卡位”,实现收入来补贴远程医疗网点的建设;通过远程医疗平台将上端大型医院的医生资源、下端基层医疗网点的医疗设备和医疗服务整合在一起,共同为有医疗需求服务的用户提供诊疗服务。

未来,心医国际的想象空间则在于,通过远程医疗和网络医院服务获得的海量医疗数据,并以此开展医疗大数据相关业务。他们能成功吗?

“医疗+IT”的众创平台

2010年,王兴维与上海一家从事PACS(医疗影像信息系统)研发的医疗IT团队合作成立了心医国际,于2011年推出数字化医院解决方案。

王兴维回忆,创业之初,医院院长们普遍对医疗信息化并不了解,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到“盖房子、买设备”上;部分医院的院长了解医疗信息化后有意尝试,却受制于供应商能力有限,不得不放缓医疗信息行业的开展速度。

随着政策的颁布实习,数字化医疗概念得到推动、普及。如2011年11月,卫生部下发《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要求对卫生部电子病历试点医院进行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

一方面是主管部门下的任务要求,另一方面是自身发展、成本管理的内在需要,2012年开始,医院陆续开始加大在医疗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心医国际则凭借PACS(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成为众多医院的供应商。

继PACS之后,心医国际在数字化医院方面继续进行技术研发。目前,其产品线包括电子病历系统、手术麻醉系统、HIS(医院管理系统)、ILIS(实验室/检验科信息系统)、BI(商业智能)系统、医学影像、远程平台等。

“我们的产品很多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是领先的,涵盖了医院80%以上的信息化需求。”王兴维表示。

心医国际的总部位于大连,运营中心位于北京,在沈阳和上海各拥有一家研发中心。“从社会价值的角度,我们搭建了一个无边界医院;对企业内部来说,心医的创业思想也是搭平台。”王兴维解释说,心医国际希望搭建一个创业平台,将有医疗和IT领域有创业想法的人聚集到一起、共同挖掘医疗IT行业的市场机会。

“让大家有归宿感,这是我的初衷。我们确实可以把团队聚集到北京或者大连,但让所有人舍家撇业到一个陌生的城市生活并不理想,所以我们现在的模式是,每一个产品线都会分布在各个核心人员的所在城市。”

心医国际通过丰厚的股权激励机制将权力分配给近20位合伙人,同时为确保控制力,将所有产品的市场和营销工作集中在位于北京的运营中心进行。

卡位远程医疗

2013年开始,远程医疗领域,尤其是分级诊疗领域陆续发布的政策让心医国际看到新的机会。

随着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医疗IT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的步伐开始渗透到医疗领域。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明确提出,要“健全分级诊疗体系”。

分级诊疗所面对的困难亦很明显:患者普遍对基层医生不信任,趋高心理普遍,以至于基层首诊率一直不高,三甲医院却人满为患。王兴维意识到,远程会诊或许是解决分级诊疗的有效路径:患者可以通过将地方医院的检查结果上传至远程医疗平台,请大医院的专家通过远程会诊的方式给出治疗建议,不但帮助患者省去旅途劳顿和大量时间金钱的支出,也为基层医院留住患者、帮大型医院节约了医疗资源。

2014年,从创立之初即连年保持盈利状态的心医国际开始将大量收入补贴到远程医疗平台的建设,为上端和下端医院免费提供远程医疗系统和服务。

在心医国际远程会诊平台的模型设计中,所得收入的40%交由上端医疗机构,该部分收入以1:4的比例分配给医院和医生;所得收入的30%按照1:1的比例分配给代理商和基层医院医生;其余的30%为心医国际的平台收入。

截至2015年4月,心医国际的远程医疗平台在上端医院建立了18家国际级会诊中心和22家省级会诊中心,下端基层医疗机构覆盖到1100家县地市级医院和530家乡镇卫生院。王兴维透露,计划到2015年年底,心医国际的远程医疗平台将能够覆盖国内3000家以上的二级医院,确保全国657个城市(截至2004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地级市283个;县级市374个)每个城市都至少覆盖一家医院。

“先建设粗网点,之后逐渐建设更细的网。希望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让他们获取(医疗检查)数据的半径越来越短。”王兴维说。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医疗资源丰富的地区广泛建设上端医院的同时,心医国际已经开始探索与欧洲、美国、日本等地区的医院合作,并在近期实现了与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等四家机构的合作。

探路移动医疗

2014年,移动医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投资人的关注,行业融资消息不断。如,春雨医生和丁香园先后获得5000万美元和7000万美元的投资;BAT均推出移动医疗产品,包括百度的百度医生、阿里巴巴的阿里健康和腾讯基于微信搭建的智慧医院服务。

IT桔子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医疗健康服务领域已公开的投资案例数为118笔,相比2013年的34笔投资交易增长了3倍多;在细分领域分布上,寻医问诊为热门行业,在2014年共完成19笔投资,占移动医疗领域已披露案例总数的18%。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心医国际基于既有的远程医疗平台,于2015年4月18日推出移动应用“心医健康”,为有医疗需求的用户提供疾病自查、在线轻问诊、家庭健康档案管理、心医圈子等功能。

与既有的移动应用产品不同,心医健康App强化了网络医院的概念,即在支持多位医生参与咨询、提供问诊服务的同时,支持影像师、检验师、药剂师和护士的加入,让移动平台的用户体验尽量贴近于真实医疗。

心医国际推出移动App的初衷之一是帮助有就医需求的用户在就医前、就诊中、治疗后随时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

通过与数十家三甲医院合作,结合分布在全国的千余家合作医院网点,心医健康App试图实现让用户在所在城市的医院完成各项检查并将检查结果通过心医国际的医疗平台传送给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的专家医生,进而让用户得到来自顶尖医院专家医生的医疗服务。

“互联网在提供了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误诊率提升的风险。单纯的轻问诊,要么(在检查项目不完整的情况下)很快结束了,要么轻率给出一个结果带来误诊率。”王兴维指出。

移动问诊平台上的医生需要依据检查结果作为诊断和治疗建议,在患者没有足够进行检查的情况下,问诊活动往往随之结束了;应对该种情况,心医健康App平台上的医生可以建议患者到地方远程网点的所在医院做某一项或几项检查,网点将检查结果上传到系统作为医生诊疗的参考。

“这样,真正为患者和医生建立一个沟通平台,能够使患者在需要服务时到地方医院接受服务。”王兴维强调,“做移动互联网不是为了求酷、求炫,而是作为我们的远程医疗业务的补充。”

 

 
 
 

站长登录